产品分类

联系我们

华体会体育(中国)hth·官方网站
联系人:李经理
手机:18798614459
电话:0851-84405286
地址:华体会体育(中国)hth·官方网站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南路185号(创吧传媒内)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西溪湿地正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

来源:www.wallst-news.com  时间:2020-04-25 16:32  点击:

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部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,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、农耕湿地、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。这里生态资源丰富,自然景观幽雅,文化积淀深厚。

3月31日,主席来到这里,考察调研湿地保护利用情况。他说,湿地是地球之肾,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。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,发展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,要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。

主席的指示,字里行间都强调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。正是秉承这一理念,十多年来,西溪湿地坚持科学保护,合理利用湿地生态资源,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,实现了生态、社会、经济协调发展与湿地保护利用的“双赢”。

保护优先,重塑西溪生态之美

西溪之美,美在生态。

“这些年湿地的景色真是越来越美了,生态环境好了,鸟也多了很多。”祖祖辈辈居住在西溪湿地周家村的船工周忠伟感慨道,回想当年,湿地被蚕食,养殖业带来高污染,到处都是臭烘烘的。

正如周忠伟所言,本世纪初,这里杂草丛生,污水横流,路边散布着企业厂房,杂乱民居点缀其间。

2002年,为了保护生态,杭州市、西湖区、蒋村乡三级政府率先对西溪湿地全境实施了生猪“禁养”,并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,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外运处理。

2003年8月,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开始实施,坚持生态优先、最小干预、修旧如旧、注重文化、以人为本、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,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。

2005年4月30日,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主席在发来的贺信中指出,希望进一步做好西溪湿地保护、管理、经营、研究工作,把西溪变得更美,把杭州扮得更靓。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就此进入了新阶段。

“保护是第一位的,这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,从工程一开始便牢牢贯彻始终。”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何蕾表示。

在生态保护过程中,湿地按照一级保护区要求,划定生态保护、生态恢复、历史遗存三个保护区,对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、具有湿地特色的区域实行相对封闭保护。这些区域,除摇橹船船工和科考人员之外,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,为鸟类及其他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。

同时,优化植被配置,充分尊重原有地形、地貌、植被,采用大量的乡土树种或草本植物进行植被恢复。加强原生态治理,采用传统的驳坎方式,进行淤泥护坡、插柳固堤、捻泥清淤,对塘堤及大树根基进行加固保护。此外,设置莲花滩、千斤漾、朝天暮漾三大观鸟区和水禽栖息地,在保护好现有大块湿地、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的基础上,在农田、养殖场及树林、院落、花园、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,吸引鸟类栖息。

经过保护和治理,西溪湿地目前共分布有维管束植物696种、昆虫867种、鸟类181种。曾经“树绿花繁、鸟飞鱼跃”的生态得以恢复,“诗画江南、梦里水乡”的美景得以重现。

治水护水,重现西溪水之胜景

西溪之胜,独在于水。

水是湿地的灵魂和命脉,水体质量直接影响湿地整体生态系统,更左右着西溪胜景之美。因此,在整个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中,治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。

“2003年综保工程开始后,水质从劣Ⅴ类变成了现在的Ⅱ类水。”蒋晨杰是西溪湿地的一名观光车驾驶员,那天主席考察调研就是坐着他开的车。老家在湿地深潭口村的他,长年累月与湿地为伴,看着水一点点变清变美,打心底里觉得自豪。

水质从劣Ⅴ类到Ⅱ类,西溪是如何做到的?原来,西溪湿地四管齐下,实施引水入城、截污纳管、清淤疏浚、生物治理等措施,改善西溪水质。

2003年,西溪湿地保护工程开始实施。“通过多年的努力,西溪园区河流、池塘水体水质实现了持续提升。”西溪湿地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刘想介绍。然而湿地先天的“静”体质,让湿地治水遭遇瓶颈。

当地政府意识到,要涵养11.5平方公里的湿地,没有大量活水是不行的。2009年,杭州市西湖区打通了一条12公里长的涵洞,将钱塘江江水引入湿地。

但直接引入钱塘江江水后,江水浑浊,大量泥沙沉积,水生物无法生存,船只通行受阻,清淤工作势在必行。为此,西溪湿地每年都对园区水域进行清淤。从2005年开始,湿地以每年3公里的速度沿岸打柳树桩护岸,现已护岸30多公里。

要想从源头解决西溪湿地的水质问题,光清淤护岸是远远不够的。2016年,西湖区在留下街道东穆坞修建沉砂池,让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再进入园区。深潭口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监测结果显示,2016年下半年以来,水质理化指标已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水标准,达到可直接饮用标准。

虽然湿地水质实现了“飞跃”,但西溪治水的脚步却未停歇。为让西溪之水长治久清,西湖区又大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,建立稳定生态系统,恢复水体生态链,实现水体自净,维护水体水质。同时,全面推进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,通过水质提升示范工程、管网多次升级改造,以及对周边、园内商户的严格监管,做到污水“零直排”。此外,专船专人每天12小时河面清洁、湿地上游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控等均已成为常态。

保护发展,重植西溪文化之重

西溪之重,重在文化。

为了保护与恢复西溪“民俗文化”与“士文化”的遗存,当地政府坚持“修旧如旧、注重文化、以人为本”的原则,收集了农耕、桑蚕、渔耕、浮雕等生产生活用品600余件,以及众多家谱、先人手稿、民间故事;打造了民俗风情景点集聚与历史文化展示的“民居博物馆”“桥梁博物馆”“文化长堤”;推广了龙舟文化、武术文化、戏曲文化……

几年间,一大批人文景观得以重建修缮,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、传承、推广。

作为被挖掘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“西溪小花篮”传承人俞小兰就把店开在了恢复后的河渚街上。

“这门手艺有150年历史了,在我们家一代代传下来,但真正把它发扬光大,靠的还是西溪湿地的吸引力。”俞小兰说,现在“西溪小花篮”的年销售量已突破万只。提到主席鼓励他们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,俞小兰更觉肩上责任重大,她表示:“一定会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,把精致和美传递给更多人。”

除了“西溪小花篮”,位于河渚街的十多家展示西溪民俗文化和物产的特色商店,也都已成为杭州新晋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受到市民、游客青睐。此外,西溪湿地还将曾居住在区域内的原居民“请”回来工作,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,分享发展带来的成果。

“现在西溪湿地的导游、观光车驾驶员、摇橹船船工等工作人员中,70%以上是原居民,总人数有300人左右。”何蕾介绍说。

西溪还充分利用湿地景观,打造了湿地环境知识教育的大课堂,重点构建了“一馆、两中心、三区、四园、五站、六基地”的科研科普体系。“一馆”即中国湿地博物馆;“两中心”为科研中心、科普中心;“三区”为朝天暮漾观鸟区、千金漾观鸟区、莲花滩观鸟区;“四园”为湿地植物园、生态渔事园、西溪农事园、自然体验园;“五站”是环境监测站、气象观测站、候鸟环志站、水循环实验站、野生动物救助站;“六基地”是物种培育基地、桃花基地、芦苇基地、柿树基地、竹子基地、梅花基地。

眼下,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、文化圈和生活圈正逐步形成,湿地公园正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。



上一篇:警惕!法国巴黎非饮用自来水中检测到新冠病毒

下一篇:某电厂中水处理系统反渗透膜污染分析及清洗方法研究

Copyright@2019 华体会体育(中国)hth·官方网站 备案编号:黔ICP备19000373号-1